旧站资料

首页 >> 旧站资料 >> 最新动态 >> 正文

农学院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扶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17-07-24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农学院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扶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

写在前面:

为贯彻落实《东北农业大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精神,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激发基层活力,充分调动党支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广大党员党性坚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全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指示,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结合自身实际、利用暑期,在学院党委书记衣春生,院长邹德堂,党委副书记于向国,副院长武小霞、樊东,各系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组织学院农学系、植保系、种子系、植科系四个党支部师生到林甸、望奎、拜泉实地考察调研,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主题实践活动,专家、学生志愿者入乡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解决种植方面的技术问题,查找当地实际困难。发挥学院党员精神、服务意识,运用专业技术优势,为提高农民种植技术、增加农民收入、提供调研数据、解决扶贫需求、助力扶贫攻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走进林甸,走近村官——挖掘扶贫故事,传播扶贫精神

7月7日清晨,衣春生、邹德堂、农学院种子系党支部教师、6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实践团驱车奔赴260公里外的国家级贫困县——大庆市林甸县。学院专家到该地进行专家考察,推广种植技术;学生志愿者对当地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调研访谈,形成调研报告,并对当地村官进行实地走访,挖掘扶贫故事。

种子系党支部实践团

7日下午,实践团抵达林甸镇工农村东农豆252大豆新品种种植区进行实地考察。东农豆252是种子系教授陈庆山培育的大豆新品种,种植该品种每亩地可以比其他大豆品种增收100斤,经济收益增加200元。专家考察了当地大豆的种植密度,株高,开花,分枝,虫害等情况,以便于培训当地农户田间管理相关事宜。当地农户王广林作为屯长和党员,去年在村支书带领下试种了50亩东农豆252,曾经种植玉米的他收入每亩增加了1倍,看到了效益,王广林今年承包了300亩田地继续种植大豆。周边的农户也受到鼓舞,跟他一起连片种植了1000亩大豆。谈到大豆的种植、病虫害的防治,王广林说:“有不懂的我们就问,种多远啊、施什么肥、用什么药、有没有病害、什么时候用什么药、什么时候掸灭草剂。打电话问农大的陈老师。”

实践团考察林甸镇工农村东农豆252大豆新品种种植区

8日上午,在林甸镇镇长刘国权、工农村党支部书记陈庆林的陪同下,实践团一行继续走访调研林甸镇工农村、朝阳村,四季青镇宏丰村社区村民委员会,了解了当地贫困户相关情况。据了解,目前工农村有贫困户85户,低保户36户,朝阳村有贫困户32户,低保户16户,宏丰村有贫困户29户,低保户26户。6名学生志愿者兵分三路,调研走访每村25户贫困户。同学们询问了农户的具体家庭经济状况,宣传了扶贫政策,了解了其种植结构。同学们发现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种植结构比较单一,贫困户中因学、因病致贫的比例较高,受访农户对基础设施、危房改造、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医疗救助与低保补助等扶贫项目反响良好;贫困户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生活补助、教育支持、医疗支持与销售农产品方面最为突出。实践团还聆听了当地村官的扶贫举措,通过挖掘他们的扶贫故事,学习了他们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展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了党员先锋模范意识。

志愿者对当地农户走访调研

工农村党支部书记陈庆林介绍说,林甸镇工农村是城郊村,总户数626户、2201人,建档立卡85户、131人,人均可耕作土地少,人均2.5亩,种植技术落后,种植结构单一。对于扶贫工作,陈庆林说:“扶贫工作不是救济,贫困户要是没有造血功能,我认为怎么都脱不了贫!除了宣传政策、努力帮扶,对于思想上脱贫,我们这些党员干部就是以自身作则,带头实干,引导农户们脱贫致富。”2016年,陈庆林大胆尝试,带领村干部、党员试种100亩东农豆252新品种。他说:“秋收后一看,从大豆产量、含油到蛋白含量都非常好,在去年那么旱的情况下,我们亩产均供达到420斤左右。今年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亩产能达到500斤。”陈庆林算了一笔账:种植东农豆252,就算每亩地均供400斤,加上补贴,一亩地产值是800-900元,刨去成本,老百姓能得到每亩300-400的利润。比起种玉米等作物,农民的收入能提高近一倍。今年,在工农村的辐射效应影响下,整个林甸镇种植东农豆252的面积已经达到一万亩。

陈庆林(左二)实践团一行走访各社区村民委员会

在宏丰村,实践团见到了省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荣丽颖,荣丽颖陪同实践团考察了当地800亩汉麻和大豆间作田。据了解,2016年宏丰村种植汉麻1270亩,采取合同前置、以销定产的方式,亩效益940元左右,百姓种植汉麻热情高涨,成立了“林甸县宏丰村汉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2700亩,带动110户农户致富,预计收益在250万元左右。“保麻争豆”优化产业结构措施,就是指种植汉麻的同时兼顾麻下经济,采取套作、间作等方式综合利用土地,利用麻间空地种植杂粮杂豆等其他经济作物,可综合利用土地达9000亩左右,这种种植方式可以预防虫害,减少用药成本,通过收黄豆、收麻籽、收麻杆、得豆补的方式促进农民增收,降低玉米的种植面积,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农学院专家了解了当地种植情况,并针对农户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荣丽颖说:“看到工农村种植东农豆252收到了效益,也特别希望能尽快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为当地扶贫提供技术支持。”

实践团考察当地汉麻和大豆间作田

走进望奎,情系大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7月9日上午,衣春生,邹德堂,武小霞,植科系党支部教师,6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实践团抵达望奎县莲花镇。在镇党委书记梁晓东等的陪同下,实践团考察了当地东农豆253试验示范田,查看了大豆分枝、叶片、根系、种植密度等情况。在考察的3000亩田间,实践团看到,虽然近日冰雹和大风袭击了农田,由于东农豆较好的抗逆性,长势依然良好。

植科系党支部实践团

东农豆253是学院教授陈庆山培育的大豆新品种。陈庆山介绍说该品种秆强抗倒伏,抗病,节短荚密,百粒重25g左右,实现了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蛋白质含量达到43%左右,油分含量达到20%左右,需有效积温2300℃以上,生育期113-118天左右,适宜我省第三积温带种植。在大面积种植的情况下,大豆产量达到500斤/667㎡,蛋白质,油分和糖等主要营养元素含量丰富且均衡,打出豆浆色泽奶黄,味道甜香,口感极佳,符合大豆加工企业、种植者、消费者的需求。望奎县今年共试验种植该品种大豆近40000亩,为当地精准扶贫工作做出了贡献。

学校专家考察当地试验示范田

望奎县莲花镇党委书记梁晓东说:“去年我们这试种了1300亩东农豆253,一个种植周期130多天咱们农大的专家来过十多次,看我们有啥问题就沟通解决。”梁晓东介绍,东农豆253是东农42品种衍生出来的,解决了东农42生育期长,植株高的问题,继承了东农42产量高、油分和蛋白质高的优点。原来,东农42只能是在第一积温带种植,望奎县属于第三积温带,东农豆253可以适应这里。另外,大豆喜水,望奎的地表和地下水丰富,土壤环境也适合种植大豆。

在谈到去年试种东农豆的产量时,梁晓东说出了一串数字:“这个豆子产量高是它的一个优势,相对于其他大豆一亩地得高出来差不多200斤。去年平均450斤一亩地,一亩地2块2,这就是900多块钱,一亩地大概挣400多块钱。去年的产量400多斤也不是最高值,如果农户按规范种植,加上风调雨顺,东农豆253的最高亩产能达到560-570斤。”

“再一个它品质好,蛋白质高油分也高。”梁晓东说。望奎县试种的1300亩东农豆的蛋白质含量,在去年旱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了42.7%,油分含量达到20.9%,指标在目前国产大豆中名列前茅。“所以这个大豆既能做食品大豆还能做油脂大豆。现在找我们来订货的人可多了。”梁晓东骄傲的说。

梁晓东(右四)陪同考察团考察大豆田

考察结束后,实践团出席了在莲花镇政府举办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揭牌仪式。衣春生在仪式上讲话,他谈到,学校把基地设在望奎,就是想通过学校科研成果的辐射和推广效应,惠及莲花镇的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惠及莲花镇的百姓。他相信,未来校县合作一定会前景光阔,会有更多更好的成果推广到莲花镇,为莲花镇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邹德堂为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仪式结束后,召开了专家座谈会,梁晓东介绍了当地的土壤条件,去年推广东农豆253的情况,探讨了大豆有机认证,介绍了生物菌剂在当地发挥的作用以及当地大豆向市场推广、与加工企业合作的情况。他谈到,百姓对东农豆种植效果十分认可,今年为促进精准扶贫向农民赊销10000亩大豆。邹德堂感谢镇政府为推广品种做出的贡献,他说到,种植要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他指出,新品种的推广总是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希望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成果早日推广到千家万户,让老百姓增收致富。当地农户王志波在座谈会上交流了自己种植东农豆的感受:开始他只是种植玉米,今年他了解到新品种可以增收,作为火箭镇厢白三村村长,他带领十多户村民试种东农豆500亩,其中有两户贫困户。种植伊始,村里的老人都说,当地盐碱地土壤情况不适合种大豆,每亩产量只能产200多斤,赚不了钱,东农豆规范种植密度也比其他品种低,承包实验田的农户心里都没底,王志波说:“这些承包户相信我,跟着我一起种,我相信科学,相信农大的专家。”在政府和技术人员的鼓励下,他严格按照规范种植,目前看到大豆长势喜人,村里人也纷纷到他的田地里考察,王志波说:“承包户的疑虑打消了,预计该实验田收入一定会超过玉米,来年再推广就不成问题。”校镇双方交流了大豆种植技术,对当前国家政策、百姓营养需求、市场销售进行了研判,对大豆试验示范基地下一步工作进行了探讨。双方一致认为,东农豆253的品质和需求量高,市场前景很看好,要做好技术、执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保证农民得到收益,才能有效的推广该品种;扶贫攻坚不单要给予物质援助,更重要的是将好的技术和品种带给农户,真正培养他们的造血能力,让他们有能力摆脱贫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座谈会现场

9-10日,学生志愿者来到望奎县莲花镇厢黄后二村,厢黄后三村进行考察调研。在厢黄后二村支书张树成、厢黄后三村会计张付余的陪同下,同学们对两个村的38户人家进行了走访,对他们的贫困程度、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居住条件、牲畜养殖、耕地情况、收支状况等进行了调研。宣传了国家扶贫政策,推广了农天下APP的使用方法。在调查中同学们对了比去年的情况,得知今年后三村、后二村村民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医疗保障有所提高,有几户人家还添置了新家具,还有几户人家拥有了自家的汽车,成功摆脱了贫困。但仍有村民存在住房、就业、疾病、上学等问题。张付余告诉同学们:“目前来看,扶贫政策的确给我们这个村带来了不小的改变,我们也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全村脱贫,走向小康。”

志愿者在对当地农户走访调研

走进拜泉,精研模范——合作共赢,走出脱贫新路

7月11日上午,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实践团抵达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国富镇。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践团考察了当地扶贫重点支柱产业,对当地种植业结构状况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农学系党支部实践团

在专家座谈会上,农学系教授、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家杨德光介绍到,拜泉县属于丘陵地貌,在水田推广难度大的情况下,保障旱田高效作业是实现农业创收的根本,需要提高和解决农田水利设施,打好防旱攻坚战,尝试经济作物种植,调整种植结构,保障稳产的同时优化经济利益链。同时,实践团了解到,拜泉县以合作社经济作为特色扶贫致富手段,加上政府扶持企业的参与,近几年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

座谈会后,实践团考察了当地的自治村建设、农村合作社发展情况,以及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在德润食用菌厂,考察团了解到了该厂总经理、齐齐哈尔市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岳国良,回报家乡、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故事。

11日下午,学生志愿者实践分队兵分三路,分别走进国富镇红旗村、自治村和卫民村进行了采访调查。在自治村,同学们了解到,该村由七个自然村组成,种植结构单一,缺乏农业产业化,人均耕地六亩,水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0.2%,主要以玉米和大豆旱田作物为主,畜牧和水产发展不均一,养殖大户少,主要靠农业农机合作社和食用菌合作社带动经济发展。据自治村的会计姜继春介绍,全村864户中,贫困户占282户,其建档立卡164户。通过这两年的产业带动,有247户属于一扶即脱贫,长扶能脱贫的占24户,另有11户始终很难脱贫。自治村开展了多项扶贫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拉动、教育扶贫和社保等,通过政府参与和企业扶持,村民们的脱贫意识也在提升。村支部书记于广介绍说,以前村里没有合作社也没有产业,农民除了种地,没有别的收入,现在村里有了合作社,农民可以到合作社打工,特别是今年新发展的药材大棚也给村里的贫困户提供了很好的就业途径。在道德模范岳国良的影响下,村里涌现出很多富裕村民投资建设、带动脱贫的事迹:优秀青年曲海鹏招商引资2亿元,组建了年产菌包5000万袋的食用菌厂;共青团员于海超投资360万元组建了年存栏生猪500头、土鸡4000只的林下养殖场,2017年可带动全村357户1034人实现脱贫。

在卫民村,同学们了解到国富镇一共有12个村,共成立了4个农村合作社,其中1个合作社就建在卫民村,农村合作社成了村里的脱贫致富的保障。通过采访了解到,卫民村的新型农村合作社一共有80户入社,15年脱贫了14户,16年脱贫了27户,整个合作社是由政府出资60%、农户集资40%组成,农民们通过“保底分红+二次分红”方式获得利润,合作社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因此农民们还可以通过短期周边零工赚得一笔收入。在志愿者与村支书交流的过程中,村支书表示现在卫民村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品种和种植技术落后,在市场上没有太强的竞争能力,希望能够得到东农专家的指导、种植东农陈庆山教授的东农大豆新品种。目前,在双方的探讨下,村校已经达成了合作意向。

同学们还走访调研了红旗村,该村是国富镇贫困人数最多的村。同学了解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劳动力、家庭收入、政策补贴情况,并向村民们推广了农天下app。

志愿者在当地进行走访调研

12日晚,三组志愿者在国富镇进行了调查结果汇总,并将调研情况反馈给杨德光教授。杨德光告诫同学们,查找贫困问题根源要刨根问底,找到导致问题的各种原因,要对应需求切实做到解决问题。他带领志愿者来到拜泉县政府,县扶贫办主任王刚介绍说,目前的脱贫工作还存在很多难点,其中从致贫原因来说,因病致贫的情况比较多,这样的农户通过政策补贴是解决不了长久问题的。少数农户仍旧抱着“等靠要”的心理,对扶贫的目的没有做到很好了解。很多农户将农田包给了合作社,时间一长,滋生了农户惰性。另外,政府一直在努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但由于经济作物的市场不稳定,很多农户不敢轻易尝试。王刚说:“我们更希望发展高产优质型粮食作物,比如我们已经引进东农豆252在拜泉的部分地区试种,以解决当地种植业面临的瓶颈问题。”双方一致认为,从长远来看,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是今后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向,不但可以解决再就业问题,还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增加劳动产值。

走进望奎,土豆为媒——献策产业布局,增强造血能力

7月13日上午,学院退休教授、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伊里,农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向国,我校教师、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石瑛,植保系党支部教师,6名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实践团抵达望奎县。望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英田陪同实践团进行了走访调研。

植保系党支部实践团

在火箭镇坤后二北村,十几户农民早已在会议室等待东农的专家到来。在专家座谈会上,当地农户询问了水田作物种植中出现的病症和虫害,有关如何调节作物生长,追肥的最佳时期,施肥的方法,水田排水等问题。专家根据农户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并介绍了一些病害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针对病害的农药用法,对植物保护方面给予了专业建议。专家们强调,对待病虫害应当对症下药,对没有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害切记盲目用药,建议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利用东农的农业专家在线平台等进行交流,也可以用快递的方式把病株样品寄到学校进行鉴定,方便及时沟通和解决问题。双方交换了联系方式,并对疑难问题进行了记录。农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向国说,从此次座谈会可以看到,农户目前有很多技术和知识方面的需求,对种好地、实现增产增收十分渴望,希望当地农户积极与农学院联系,学院会尽全力帮助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会后农民们纷纷表示,通过座谈会交流,学习了很多技术,增长了知识,感谢东农专家的指导,现在种地必须得相信科学,盲目种地成本高,也达不到预期效果,希望今后能多与农大的专家对接,帮助农户解决种植问题。

专家座谈会现场

下午,实践团来到望奎县龙薯现代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该联社成立于2014年,由望奎县的四个合作社联合组成,以种植马铃薯为主,种植玉米、万寿菊,蔬菜等特色农作物为辅,年可生产种薯25000吨,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渠道。在合作社理事长常更国的陪同下,实践团参观了龙薯联社组培室、监测指挥中心、农产品展厅。之后,实践团来到龙薯联社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东农311和东农310的示范田,两个品种马铃薯长势喜人,由于其抗逆性强,即便没有用过农药,病虫害仍然非常少。

实践团参观龙薯联社

实践团考察试验示范田

据农学院马铃薯专家石瑛介绍,十三五时期,学校以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扶贫任务为契机,与龙薯联社合作推广种植学校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东农311、东农310。当地农民习惯种植马铃薯,土壤条件适合种马铃薯,这两个品种具有较好的抗旱、抗晚疫病、抗退化、产量高等特点。“一亩地产量可达两吨半以上、优质、口感好。东农310可以生产马铃薯淀粉和全粉,东农311用作鲜薯食用。”石瑛说。据了解,今年学校总共为各省市展示示范提供马铃薯种薯两万多斤。学校专家们为服务地方经济、开展学术交流、进行试验示范,每年从春播到秋收一年要有3个月在外地奔波。

之后,实践团来到龙薯联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据理事长常更国介绍,该基地生产多种绿色有机蔬菜,包括香瓜,辣椒,豆角等作为高端供应链销售到北京等地。厢黄二村有52户贫困户,基地在当地为29户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

在东郊乡正白前二村,实践团见到了两位种植东农311的农户,一位是村长马占海,他是当地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一位是王洪军,是村里的贫困户。马占海有14年种植马铃薯的经验,2015年他与东北农业大学建立了联系,通过石瑛老师得到了东农311马铃薯新品种,并在东农专家的指导下开始试种。“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就打电话给石老师。这个品种抗病能力强,可以少打好几遍药,每亩能减少成本30元左右,比起传统品种,产量一晌地比以前高出5千斤到一万斤左右,每亩能增收400元左右。”马占海介绍说。目前他的马铃薯销售到福建、厦门、山东、吉林、辽宁,他认为这个品种的马铃薯市场预期不错,但还需要一个市场认可的过程。“比如说荷兰七号马铃薯,目前市场非常认可,因为它是长圆形的,比较容易打皮,吃起来口感也不错。东农311是扁椭圆形的,你说它好吃,老百没吃过,不一定认可,这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村长马占海不但自己把地种好,还带动了村里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贫困户种的作物缺乏销路,他就利用自己的渠道帮忙卖。他说:“我认为很多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动力不足,不愿意努力,我当年只有15亩地,挣到钱之后我继续投资,后来的种植面积就越来越大,对于贫困户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鼓励和带动他们,让他们看到希望。”

马占海陪同实践团来到贫困户王洪军家的田地。王洪军在马占海的带动下种植了5亩东农311,他说这个品种抗旱抗病能力都很强,近期干旱少雨也没打过药,马铃薯依然长势良好。实践团发现王洪军种植的东农311垄距并不规范,规范垄距为80cm,而他的垄距只有65cm,这样会影响马铃薯匍匐茎发育,导致产量降低,对此专家们对王洪军进行了现场指导。石瑛说:“文化程度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一些农户耕地面积并不少,但是他们对新知识,新科技不了解、不钻研,种地的收益差,导致相对贫困。贫困户往往思想保守,害怕改变,对新品种积极性不高。让大户带动贫困户。看到效益,加上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一些贫困户就会尝试改变。这种扶贫模式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专家对王洪军进行现场指导

72岁高龄的陈伊里教授也随队进行考察。他谈到,马铃薯在国家扶贫、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作物,尤其是一些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山多水多地少,耕地面积非常有限,这样的环境马铃薯都可以生长。马铃薯的应用面还比较广,选择了好的品种就可以创收,能创收就能致富,所以有很多地方都把种植马铃薯作为致富的手段。在谈到黑龙江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时,陈伊里说到,黑龙江早熟马铃薯大部分都是做种薯,中晚熟的品种大部分是带动加工业,但是马铃薯大部分价格不稳,原料薯价格往往比种薯价格都高,种薯卖不上价,这些方面需要政府调控。“现在很多农民喜欢跟风,觉得种什么好就都去种,很快市场容量不足导致亏本,然后农民又跟风种别的。哪些地方的应该收产多少,哪个地方生产加工薯、原料薯应该有统筹的安排,这样黑龙江的种薯产业、原料薯产业、加工薯产业链才能活起来。”陈伊里说。在谈到新品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的作用时,陈伊里强调:“产品的优良特性是第一位的,好的品种可以少用化肥少用农药,抗逆性强,生产潜力大,生产投入少,投入少效益就高嘛。再有,要重视把新品种转化成生产力,新产品的特性都是和需求挂钩的,要依靠企业的力量扩大新品种的推广面积。农民脱贫致富需要农户自身拥有造血能力,给他们良种加良法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陈伊里教授(左二)在田间进行考察

13日-15日,学生志愿者陆续走访了正白前二村、坤后二北村、坤三村各25户农户,考察了当地人口结构,住房情况,收支结构,种植情况、贫困原因等。据统计,导致当地农户贫困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劳动力、农作物价格不好、没有合适的产业支撑、自然灾害等所致。贫困户最迫切需要的是医疗支持、生活补助等。

志愿者走访当地农户

此次活动,在领导的引领带动下,专家教师的努力下,学生志愿者的参与下,以建立联系、找准问题、精准帮扶、长期相助为原则,取得良好效果。通过活动团结凝聚了学院党员、调动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培养了学院师生党员的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促进科研工作的进展、服务了地区经济、助力了扶贫攻坚工作。

据悉,此次活动也是在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的号召下开展的,此次联合实践行动的主题是“走进乡土乡村,讲述扶贫故事”。作为联合实践行动东北片区负责人邹德堂深有感触:对于扶贫攻坚工作,从响应国家号召到学习扶贫政策,从研究扶贫手段到聚力扶贫一线,农学院的学者、专家、志愿者要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要发挥党员表率、技术过硬、服务细致的优势,实地探访贫困户最迫切的需求,将好的技术、优良的品种、深入的志愿服务带给他们,让农民切身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以及高等学府的服务精神,同时培养农科学子对三农的情感及责任担当。一项新的技术、新的品种很难在短期内推广普及,那是因为人们的传统观念和市场对接受新鲜事物需要一个过程,作为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要有耐心、有决心、有信心推广优秀的技术和品种、做好调研工作。他希望社会各界、各级政府也积极参与到新技术的成果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上来,凝聚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物质的贫困并不可怕,思想意识的贫困才最可怕。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能力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邹德堂说。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精神的引领下,作为党员应当以身作则、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投身到国家建设、科技发展、服务社会的工作中去,同时号召并带领身边的科技工作者、志愿者们深入贫困一线,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