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我校在农学楼召开“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冯晓,校长包军,副校长张长利,中心常务副主任、粳稻大面积持续增产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副主任邹德堂,玉米全程机械化新品种选育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创新平台副主任王振华,大豆大面积持续增产增效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副主任龚振平,农情及灾害监测预警与精准联合作业技术创新平台主任苏中滨,以及各协同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科技处处长焦光纯、副处长王金武等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长利主持。
会上,“黑龙江省粮食产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校长包军介绍了中心总体情况。他回顾了中心近4年来建设历程、详细介绍了中心建设现状与机制体制改革情况、总结了2015年建设成效。他指出中心围绕粮食安全这一国家重大需求,我校与沈阳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富尔农艺有限公司等粮食领域内优势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形成协同创新体,以黑龙江省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产能提升为目标,通过建立融合、开放、协同创新的运行新机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实质性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会上,冯晓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我校对教育部实施“2011计划”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申报到参与、从理论探讨到实际操作的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团队、人员的组建等各项工作也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他强调,中心经过多年来的探索,获得了多项协同创新成果,研究目标得到进一步凝练、协同创新平台团队按照协同任务进一步优化组合、协同创新机制更具有实用性,在促进我省粮食产能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贡献。他针对中心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一是要与黑龙江省发展的大环境相结合,在提升水稻、玉米、大豆产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品质和质量;二是协同创新平台间应加强协同创新,例如玉米与大豆轮作问题上相关平台应研究如何协同互补;三是应加大研究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如何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做到减支增收。
下午,各协同创新平台分别召开了工作研讨会,重点在创新平台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定位、目标、区域重大需求;资源(人员、仪器设备、实验室)、成果(科研奖励、论文、专利)共享形式;创新团队的组建、人员聘任、协同方式、协同任务、考核与管理、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生联合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会专家对围绕中心总体目标进一步开展各平台的协同创新工作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