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我校与农垦红兴隆管局友谊农场举行了“场校共建实验实习基地”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郑秋鹛,学院院长雷国平、副院长姜佰文,合作共建与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孙占海以及刘元英、彭显龙等专家莅临现场。农垦红兴隆管局副局长史坚、友谊农场党委书记刘相增、场长杨景平以及百余名农场员工参加了仪式。
友谊农场场长杨景平首先发言,他代表友谊农场对我校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高度评价了我校多年来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的累累硕果,并简要介绍了友谊农场的农业生产情况,感谢我校为建设友谊农场所提供的技术支持。
学院院长雷国平在讲话中代表资源与环境学院向友谊农场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表示感谢。他说,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资源与环境学院全体工作人员愿以最饱满的热情和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投入到此次地校共建工作中,为“振兴龙江,服务‘三农’”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
我校副校长郑秋鹛最后发言时说,友谊农场是全国第一个机械化农场,农场先进基地化、作业化水平高,标准化、专业化程度强,此次活动是深化场校共建的重要举措,我们通过建立基地,不但要把我校先进的科技成果在这里转化,把专家重要的科研成果在这里研究、实验,还要不断地向这里输送人才,把农场建设得更加美好,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揭牌仪式结束后,郑秋鹛副校长一行还参观了农场场区。
据悉,此次共建活动的运行机制为东北农业大学师生实验与农业生产指导基地实行场校共建合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园区主任负责制。同时设立专家委员会,对基地研究和服务活动进行指导,执行场校共建委员会的各项决策。基地的建设资金,采取“项目申请,学校扶持,农场资助”的原则。基地所形成的技术成果、专利、发明等知识产权均为基地与投资者所共有,也可通过协商确定其归属,成果主要完成人可按有关法规享有相应权益。其目的在于搭建红兴隆管局乃至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重要研发与技术支撑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的资源共享,依托我校研发与技术服务体系,促进我校优秀科研成果向农业基层转化,更高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为我校教师提供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也为研究生提供一定的生产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