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资料

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课题成果

发布日期:2011-11-07    作者:admin     来源:    点击:
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东北农业大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东北农业大学将优势教学资源整合,把原隶属于农学院、园艺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命学院的26个实验室的人、财、物与教研室分离,按功能合并、重组、科学配置,依托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以及寒地黑土资源利用与保护实验室、寒地蔬菜生物学省重点实验室,组建而成,2007年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下设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资源与环境、植物学、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7个综合性实验室。实行主管校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主任、副主任和室主任的组织机构,参与项目建设的教学科研和教辅人员总计210名。
本着加强基础、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注重个性、提高素质的原则,构建了“一个基础,两个平台,三个层次,两个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共享实验教学资源,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现了实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中心成立后,学校加大了在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力度,大幅度扩建了实验室面积。实验中心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择优竞聘上岗,引进博士、硕士充实实验教学队伍。实验教学内容有专家论证把关,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多数实验室实行全天开放。建立了多元化成绩评定方法,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经过3年的建设,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现使用面积达到4021.78㎡,仪器设备总值达2793.07余万元。承担129门实验课、495个实验项目的教学任务,覆盖27个专业和方向,年学生人数为6 955人,年实验人时数为214 570人学时。实现了“统建统管、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教学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互通,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学团队。实验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建设了4门省级精品课和15门校级精品课程,获得各类教学奖励111项,其中教学成果37项,教学论文奖5项,教学质量奖19项,教学课件奖29项,教材奖8项,1人被评为黑龙江省教学名师。
1 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1.1  教学理念
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研及综合实验技能训练为重点,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实践教学必须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意识。
1.2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为目标,不断探索优秀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2)以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为核心,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符合优秀人才培养的目标。
(3)以优化实验课程体系为手段,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4)以加强条件建设为基础,整合资源,提高利用,发挥效率。
(5)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形成以人才促进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促进中心建设的良好局面。
(6)坚持优势上水平,特色求发展,优势和特色相得益彰。
实验教学体系与成果
2.1  实践教学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建设过程中,注重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超过16学时的实验课、实习课单设、单考;②部分专业基础课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例调整为1:1;③教学计划增加了综合实验训练环节;④制定导师制,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研究室向学生开放,设置创新学分,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经几年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的4个层次(基础实验理论、基本操作训练实验、综合应用训练实验和创新研究训练实验)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第1、2个层次是系统学习从宏观到微观的生物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第3、4个层次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2.2  实验教学效果和社会声誉
   “开放式、综合性、科研渗透性”的实验教学模式,保证了学生100%接受科研能力训练,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近3年,27.8%的本科毕业生论文获优秀,部分论文全部用英文撰写,并用英语答辩。毕业论文中12.7%是导师主持的国家级科研课题内容、41.2%是省(部)级科研课题内容。2007-2009年,开放立项20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69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0篇。
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多次获奖,今年郑欣同学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我院马克思主义研讨会获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工作优秀社团。
这种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对同学们的成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科院上海植生所、植物所、动物所的多名同学,美国的王晨光、日本的李莹、香港中文大学的齐岩等继续深造的同学,都对大学期间的实践能力锻炼感受很深,为其继续深造打下了好基础。
我院学生已受到社会的认同。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动物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哈尔滨医科大学等都希望我们推荐给他们更多的毕业生,校内的相关学院也非常愿意接受我们的学生。我院已有很多学生被保送(或考入)到中科院动物所(或植物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优秀院所,受到广泛好评。
管理模式及设备环境
3.1  实验中心建制和管理模式
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采用固定编制、流动编制及聘用制相结合的用人机制。中心人员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
实验教学中心受学院直接领导,实验中心人员、实验用房、仪器设备、实验经费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规范化管理、对校内外开放。
3.2  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3.2.1  实验室建设
    现有11个综合性实验室,4个标本室,800元以上设备2094台(件)。2007-2009年,总计建设经费1834.8万元,其中,211专款建设经费1491万元,省拨重点专业及“理科基地”经费120万元,,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经费20万元,省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经费50万元,实验教学经费153.8万元。
3.2.3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基础生物学基地  动、植物学标本室、阿城和香坊实验实习基地;
(2)校内实验室、导师研究室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20名博导研究室,3个重点实验室;
(3)校外野外生物学实习基地  千山、横道河子、帽儿山、镜泊湖等;  
(4)校外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哈尔滨兽研、北京大学等,并与其中11家单位签订了协议书。
4  中心队伍建设管理和培训
4.1  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1)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激励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积极投入实验教学。
(2)成立督导小组参与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
(3)通过培养和国内外引进,不断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学历和业务水平。
    (4)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
(5)坚持经常性的教学研讨和教学观摩。
4.2  培养、培训情况
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教学法讲座和科技论坛活动,并先后有计划地选派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到国内重点大学进修、参观和学习。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或进行合作研究。2007-2009年,接待了48个高校的230人次来访,承办各类培训7次,人数达430人,先后有228人参加全国性会议,6人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3人赴美国进修,并进行国际合作。
5  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了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及精品课程等网站12个,为学生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网上教学资源。现有素材库6个。正在进行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制作。
6  示范及辐射作用
6.1  辐射作用
实验教学中心为全校29个本科专业及研究生开设生物类实验, “中心”先进的教学条件、精干的师资队伍、丰硕的教学改革成果同样应用于其它专业学生;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提高了学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极大地发挥了教学资源和教学辐射作用。
6.2  示范作用
“理科基地”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是东北农业大学“211工程”I期建设标志性成果,在社会上有一定声誉,多所大专院所前来参观调研。教育部周济部长视察我校时,给予了高度评价。考生家长十分向往自己的子女能到东北农业大学“理科基地”班学习。“中心”建设发挥了巨大的示范辐射作用。
7  中心特色
7.1  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实验中心仪器设备达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共聚焦显微镜、DNA序列分析仪、双向电泳仪、基因枪等现代化的大型仪器设备,通过综合实验训练课对学生开放,大大提高了本科基础实验教学水平。
7.2  开放的、科研渗透式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通过开设大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开放实验室立项、以及参与导师科研活动等,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接受研究型实验教学的平台,形成了以研究型为主线的“课上——课下——社会实践应用”相互渗透的开放式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有机会接受研究型科研训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实验教学中心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加之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学生得到了良好的科研能力训练,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8  学院获奖
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获国家级教学团队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获2009年省优秀教学成果奖